金风送爽,满山遍红。国庆节前夕,秦皇岛抚宁区茶棚乡的山楂迎来成熟季,红红的山楂就像一串串小红灯笼挂满枝头,呈现出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。
走进茶棚乡南山片区,道路两侧的田地、山坡上全都是山楂树,红彤彤的山楂一簇簇,一撮撮,压满了枝头。茶棚乡南山片区位于抚宁城区正西方向15公里,种植山楂已有40年历史,山楂有大金星、小金星、甜红子等多个品种。山楂种植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,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。
“我家有800棵左右的山楂树,今年能收获近4万斤山楂,价钱不错,预计能卖4万多元钱。”村民陈万华笑得合不拢嘴。
近年来,茶棚乡党委、政府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“333示范工程”,完善基础设施和村庄改造,结合全乡优质资源打造山楂这一特色产业,建立集文化、采摘、观光、旅游为一体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城乡互动田园综合体,持续壮大集体经济,带动百姓增收致富。
抚宁区茶棚乡党委副书记李云亮说:“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农户+基地+合作社的形式,不断扩大山楂的种植面积,并结合天路的旅游资源将南山片区打造成全市的亮丽名片,带动百姓增收致富,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(秦皇岛晚报 通讯员张建伟 陈永存 杜雷 记者李妍)